此 rsyslogd 後台進程負責搜集來自應用程式與核心的服務訊息,然後送至日誌檔內 (通常儲存在 /var/log/ 資料夾內)。遵守 /etc/rsyslog.conf 組態檔案的要求。
每個日誌檔內的訊息都與應用程式次系統有關 (文件中稱為 “設施”):
auth 和 authpriv:供認證之用;
cron:來自工作排程服務,cron 和 atd;
daemon:未受任何特別分類影響的後台進程 (DNS、NTP 等);
ftp:關心 FTP 伺服器;
kern:來自核心的訊息;
lpr:來自列印次系統的;
mail:來自電子郵件次系統;
news:Usenet 次系統的訊息 (尤其是來自管理新聞群組的 NNTP — 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 — 伺服器);
syslog:來自 syslogd 伺服器本身的訊息;
user:使用者訊息 (一般);
uucp:來自 UUCP 伺服器 (Unix to Unix Copy Program,用於散布電子郵件訊息的通訊協定) 的訊息;
local0 至 local7:保留給在地使用。
每個訊息有其自身的優先層級。以下的遞減的清單:
The syntax of the /etc/rsyslog.conf file is detailed in the rsyslog.conf(5) manual page, but there is also HTML documentation available in the rsyslog-doc package (/usr/share/doc/rsyslog-doc/html/index.html). The overall principle is to write “selector” and “action” pairs. The selector defines all relevant messages, and the action describes how to deal with them.
選擇器是分號區隔 次系統.優先層級 配對 (如:auth.notice;mail.info) 清單。星號代表所有次系統或優先層級 (如:*.alert 或 mail.*)。可以用逗點群聚多個次系統,(如:auth,mail.info)。優先層級也包括等於或高於的優先訊息;因此 auth.alert 表示 auth 次系統的 alert 或 emerg 優先層級。前置驚嘆號 (!) 表示相反的意思,換句話說,就是限於較低的優先層級;auth.!notice 表示來自 auth 次系統的 info 或 debug 優先層級。前置等號 (=) 表示祗限該優先層級 (auth.=notice 祗限於來自 auth 訊息的 notice 優先層級)。
選擇器清單內的元素,後者權限均高於前者。據以限制或排除特定的元素。例如,kern.info;kern.!err 表示來自核心的訊息,其優先權介於 info 和 warn 之間。none 優先權表示空白的集合 (無優先權),且可做為從訊息集中排除指定的次系統。因此,*.crit;kern.none 表示所有來自核心以外的訊息,其優先權均等同於高於 crit。
可能的行動為:
新增訊息至檔案 (如:/var/log/messages);
新增訊息至遠端 syslog 伺服器 (如:@log.falcot.com);
送訊息至已命名的管端 (如:|/dev/xconsole);
送訊息給一位或多位已登入的使用者 (如:root,rhertzog);
送訊息給所有已登入的使用者 (如:*);
在文字終端機撰寫訊息 (如:/dev/tty8)。